各系:
现将《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面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强化资助育人效果,增强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我校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2019年起在全校全面组织开展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思路
精准资助、资助育人是当前我省学生资助工作向发展型资助转变的两项工作重点。“金融知识校园行”教育主题活动、“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政策宣传活动、“学生资助关怀万里行”精准家访活动(以下简称“三行”教育活动)作为落实精准资助、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我校资助育人工作将以“三行”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努力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全方位的平台建设服务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活动目标
按照省里的部署和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统一组织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加强教育引导,提升资助育人成效。
(一)提高受助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根据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成长状况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实际情况,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对有创业意向的受助学生,指定创业导师给予创新创业免费培训和指导;鼓励有条件的系开展“品牌创业型”勤工助学项目,将勤工助学与资助育人工作相结合,提高受助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
(二)扎实推进学生资助诚信教育。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成长成才经历和励志故事,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资助政策,普及征信、金融等相关知识,宣讲诚实守信事迹,倡导契约精神,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有效地将诚信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素养与行为。
(三)加强受助学生心理教育辅导。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社团活动、爱心公益活动等方式,帮助受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锻炼学生自我能力,体现自我价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由“他助—自助—助人”的转变。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校院两级资助育人工作领导小组
1.校级资助育人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具体负责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检查和落实。
2.各系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的资助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系的资助育人工作。
(二)明确责任,注重实效。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资助育人的第一责任人,对资助育人工作负有组织、宣传和管理的责任;各系的辅导员为具体责任人,对资助育人活动的落实和开展负具体责任。学校将把各系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资助工作专项检查和各系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各系要精心组织实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四、活动内容
秉承我校“大医精诚、知行合一”的校训,结合我校学生工作实际,我校资助育人工作以“三行”教育活动为载体,拟定四个主题活动,活动方案具体如下:
(一)“金融知识校园行”教育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资助育人效果,加大资助信贷体系建设力度,普及金融知识、增强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学校决定开展“金融知识校园行”系列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开展金融知识讲座、金融知识展览、征信知识问答等系列教育活动,加大资助信贷体系建设力度,帮助学生增强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降低金融诈骗风险。
1.活动主题和口号
(1)活动主题:感恩资助·励志成才·守信青春。
(2)活动口号:走进金融,守信青春。
2.活动主旨
(1)针对时下多发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非法买卖银行卡、违法购付汇、网购陷阱以及校园贷、P2P等小额借贷、冒充助学金发放等常见诈骗手段,加强金融风险责任意识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金融认知能力,以及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
(2)深入开展感恩、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对国家助学贷款申办对象、认定标准、贷款款项使用、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还款事宜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贷款违约产生的严重后果,提醒学生及时履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义务。
3.活动形式
(1)金融知识讲座。邀请人民银行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骨干、高校金融专业导师,结合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实际案例,入校开展金融知识相关讲座。
(2)金融知识展览。采用文字、图表、音像、漫画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培养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金融法制意识和信用观念。
(3)征信知识问答。通过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爱心助学社微信公众号开展知识问答活动,形成“学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良好氛围,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们增强信用意识,珍爱信用记录。
4.活动安排
“金融知识校园行”系列教育活动将作为常规活动,于每年学期初开展:
(1)各系申报活动开展时间。各系于每年3月15日前,统一报送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52759368@qq.com。
(2)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各系根据活动安排,集中开展“金融知识校园行”系列教育活动。
(3)反馈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各系应于每年11月1日前,将当年活动开展情况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二)“资助政策下乡行”政策宣传活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2018年“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的通知》(粤教助函〔2018〕2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实施精准资助,提升资助育人效果,我校决定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政策宣传活动。落实精准资助,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选拔学生宣传员参加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到生源所在地经济困难家庭分发资助宣传材料,讲解国家资助政策,讲述自己的励志成才故事,将国家资助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家里,深化励志、感恩、诚信教育。
1.活动主题和口号
(1)活动主题:感恩资助·励志成才·守信青春。
(2)活动口号:让每个孩子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
2.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资助政策知晓度。学生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言为学生和家长解读国家资助政策、讲解国家助学贷款办理方法、派发资助宣传材料,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打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不起学”的顾虑,真正将国家资助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家里。
(2)发挥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激发学生,特别是受助学生积极参加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学政策、晓政策、讲政策”,进一步深化诚信、励志、感恩教育。
3.活动形式
(1)宣传资助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深入基层,到经济困难家庭,尤其是建档立卡家庭分发资助宣传材料,详细讲解国家、省级、学校实施的各项资助政策,鼓励家长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消除经济顾虑。
(2)利用新媒体优势,增强政策影响力。加大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爱心助学社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方便群众快捷、实时、详细地了解学生资助相关政策及资助活动开展情况。
(3)深入调查摸底,提高资助精准度。对建档立卡家庭受助情况进行调查,及时获取未受助学生名单,及时给予相应的帮扶;分发和收集资助调查问卷,征求学生及家长对精准资助的意见和建议,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4.活动时间
每年7月10日至20日;
5.基本条件
(1)我校生源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
(2)身体健康,自愿参加“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
(3)责任心强,热心资助事业,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
(4)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工作协调能力;
(5)严守安全纪律,不散漫,不冒险,不存有侥幸心理,共同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6)已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贷款等资助的学生优先考虑。
6.推荐、培训及考核
(1)推荐: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宣传员由所在系负责推荐,根据本通知第五条所列基本条件,原则上每个系推荐2名。各系应于当年6月8日前把初选名单报名表(见附件1)报送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福建省学生资助信息化平台在线填报本校推荐名单。
(2)培训及考核:学生宣传员的培训工作由学校负责,培训结束后,由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安排考核。考核合格后,由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颁发培训结业证书,作为学生宣传员上岗资格证明。
7.其他事项
(1)学校将为本校参加活动的学生出具介绍信,学生回生源所在地开展走访工作前,应持介绍信、学生证和培训结业证书到当地县级资助管理中心报到,由县级资助管理中心根据本辖区经济困难家庭名单,按就近原则统筹安排走访对象和走访时间并发放相关宣传材料。
(2)学生在暑期结束后,应将县级资助中心确认后的《福建省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入户宣传情况表》(见附件2)及时交回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3)走访结束后,由学校汇总本校学生走访情况,填写《学生走访情况汇总表》(见附件3)。
(4)鼓励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想,通过撰文或摄影进行记录,报送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电话:0758-2857067,邮箱:252759368@qq.com)。
(5)本活动参照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予以管理,并按照勤工助学的标准予以补助。
(6)活动要求如与省厅当年要求有冲突,以省厅文件为准。
(三)“学生资助关怀万里行”精准家访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资助对象认定精准度,提升资助育人效果,我校拟开展“家校关怀万里行”精准家访活动。通过精准家访活动,构建经济救助和人文关怀兼具的资助新模式,将被动救助转化为主动宣传及精准认定,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延伸至家门口,将应急救助关爱送到家。
1.活动主题和口号
(1)活动主题:感恩资助·励志成才·守信青春。
(2)活动口号:关爱万里行,政策送到家。
2.活动目的
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是当前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访工作是提高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是资助育人工作的进一步延伸。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实际困难与需求,为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资助和帮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走访学生家庭,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增强资助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3.活动内容
(1)加强家校沟通,资助帮扶个性化。通过家访,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向家长真实客观地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受助等情况,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帮扶,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资助育人工作深入开展。
(2)宣传资助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向贫困家庭详细讲解国家、学校实施的各项资助政策,鼓励家长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消除经济顾虑。
(3)延伸绿色通道,新生无障碍入学。将高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延伸到新生家中,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路费困扰,真正建立家校无障碍入学绿色通道。
4.活动形式
(1)媒介访谈
组织学生资助工作人员或辅导员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媒介开展访谈,摸清学生家庭真实现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受助情况;建议家长多关注子女在校情况,加强与学生、学校的沟通。
(2)实地家访
各系要成立学生资助工作家访小组,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实地家访,重点关注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家庭。
5.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系要将此次家访工作与当前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密切结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相应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周密组织部署。充分做好家访前培训工作,明确纪律要求,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家访前期准备:
①确定走访对象名单。一是从省级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中直接筛选。二是提前摸查新生家庭情况,从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新生中抽选。三是当年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各系每年寒暑假期间实地家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不得少于本系特别困难在校学生数的3%。
②收集走访对象信息。收集走访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地址、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受助等情况。
③组建家访小组成员。根据走访地区,合理配备走访人员。每组至少配备1名当地人员。
④确定具体行程。根据走访对象情况,确定具体走访行程、所需准备物品等。
⑤行前培训工作。家访小组成员必须熟知国家资助政策和校内奖助政策,要懂得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等。行前培训工作由二级学院自行组织。
走访期间:
家访小组按预定行程安排开展走访活动。走访中,除常规内容外,注重挖掘宣传困难学生的励志事迹,了解分析走访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为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走访结束:
走访结束后,家访人员要从家访过程、被家访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家访效果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并报送具有代表性的影像资料。
(2)完善机制,突出实效。各系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检查家访机制落实情况,督促家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3)及时总结,加强宣传。要利用集中汇报会、报刊、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总结推广本单位开展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
6.其他事项
(1)系将为家访小组成员购买短期意外保险。
(2)实地家访时,各系可根据实际需要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定的就学物资资助。
(3)系学工人员走访出差经费可在学生处资助工作经费中开支。
(四)“感恩于心,诚信于行,励志于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为培养大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和自立意识,引导广大学生诚信于人,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推动我校诚信校风建设,促进大学生感恩教育深入发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资助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感恩于心,诚信于行,励志于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1.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诚信、感恩、励志系列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诚实信用之德,激发助人感恩、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营造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增强大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构建“诚信、包容、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做出贡献。
2.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以“感恩于心,诚信于行,励志于人”为主题,积极倡导以诚立身、信守承诺、知恩图报、自强不息。
3.活动形式
依托举办图片展、知识竞赛、舞台剧、征文、演讲、评选诚信自强之星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资助诚信、感恩、励志教育活动。
4.相关要求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的重要举措。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精心组织,加强指导。
(2)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感恩、励志教育系列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3)辅导员要对国家奖助学金受助学生进行集体谈话,感恩党和国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资助金额,并做好活动小结。
五、相关要求
各系要根据学校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订系的实施方案,于当年6月20日前将活动实施方案报送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同时要做好活动的部署、检查、指导和服务工作,每年11月1日前,要将当年资助育人工作开展情况(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和下一年度资助育人工作方案报送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上材料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邮箱252759368@qq.com。
附件:
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报名表
2.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入户宣传情况表
3.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学生走访情况汇总表